新华网南昌1月14日电(詹柏丹 黄伟)2015年是钢铁行业最冷的“冬天”。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却逆势而上,频频传出利好消息。
从重组时账面亏损12.46亿元、濒临倒闭到重组后连续3年逆势盈利,员工队伍士气高昂,公司面貌焕然一新。正是循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萍乡钢铁实现了叁年巨变,一步步迈出坚实的步伐。
创新:“要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
2012年11月,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方大集团”)正式重组萍钢,不仅现金出资为萍钢及时输血,更带来了优秀的文化和管理。
变革管理,从机制上释放创新活力。重组伊始,萍钢实施以“放权”为核心的管理变革,萍钢总部按照“权力放尽,加强监管,搞好服务”的职能重新定位,各钢铁子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原来高度集权模式的僵化机制被彻底打破,子公司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真正到位。机制变革,激发出萍钢上下各个层次蕴涵的巨大潜力。
让“草根”创新遍地开花,让员工在创新中成长,在创新中受益,成为重组以来萍钢管理的重头戏。所属萍安钢铁相继出台了《“一专多能”奖励办法》、《班组长“一专多能”技能提升培训实施方案》。2014年以来公司发放一专多能和技能津贴千万余元,惠及员工3651人次。
所属九江钢铁2015年启动的“千人千项攻关”活动,将大众创新推向高潮,全公司攻关立项数达2046个。今年以来员工共申报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2323项,参与人数达1400人,创效达1.2亿余元。
员工创新工作室汇聚了一批技术人才、先进骨干,成为公司创新创效的主力军。萍安钢铁炼钢“王继承劳模创新工作室”仅降低合金消耗攻关实现降本4718.3万元;九江钢铁轧钢“刘勇工作室”已攻克4个集团重点课题以及多个公司重点课题。
2015年底,萍钢再传喜讯,由萍安钢铁炼钢员工创造的两项发明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短短三年从“零”的突破到目前已经拥有4项国家专利;九江钢铁首次申请即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叁年来,两个子公司从无到有,已经创立8个员工创新工作室;已有4536名员工实现一专多能……员工人人成“创客”,创意不断,激发出萍钢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协调:“用精细化管理推动公司协调发展”
过去,萍钢用十多年的时间从年产钢30万吨发展到“千万级”规模,然而“萍钢速度”带来的大而不强的矛盾日益突出,到2012年,公司发展已是难以为继。
针对公司漏洞多、效率低,公司管理跟不上发展需要等诸多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公司上下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要大胆管理,堵塞漏洞”“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公司协调发展”成为萍钢管理的主线。
重组前由于管理和监管不到位,造成大量的风险债权;重组后公司顶住各种压力,依法追偿,依法维权,坚决打击各种侵害公司利益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已收回风险债权十多个亿,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3人;坚持依法治企,净化公司经营环境,通过加强审计和严查严办侵害公司利益违规违纪行为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达1.5亿元。
堵塞管理漏洞,开展清仓查库活动,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两家子公司三年未动的物资都有几千万。2013年通过降低倒运费、机物料消耗、耐材消耗、外委修理、劳务费等五项费用,实现增利达5.4亿元。
加强精细管理,用“严细实”挖掘效益、提高效率、协调管理和统一发展。九江炼铁改变炉前使用铲车随叫随要的习惯,将用车费用从每月8万元降到4万元;萍安钢原料通过改小袋包装为大袋包装,改人工卸车为机械卸车,每月可降低膨润土采购成本6000元;将单一的钢丝绳吊具加上链条,大大减少钢丝绳消耗;将9盏灯分成3个开关分开控制以节省电费……
如今像这样精打细算、“抠”效益的例子,在萍钢比比皆是。生产单位将成本分解到了扫把、破布、每一个螺丝钉;采购销售盯住合同的每一个条款;技改项目中自己能干的,在同等条件下,员工自己组织干;检化验努力实现全过程全天候监控,消除盲点……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生产、技改、采购、检化验、物流、销售等所有环节,落实到每个工序、每个岗位、每位员工,萍钢管理逐步实现从定性到定量、从粗放型到精细化转变。
堵漏挖潜,精细管理,技术进步,使萍钢实现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的蜕变,形成了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绿色:“要全力打造生态式工厂”
2015年12月,萍安钢铁计划投入大额资金对厂区进行重新规划。
“要全力打造生态式工厂。”如果说,三年前大家对此还有些疑问,现在对萍钢人来说,已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环保是公司的生命线。”在方大集团“三个有利”的公司价值观驱使下,对萍钢来说,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社会的责任,是关系员工福祉的头等大事。
重组三年间,一方面是每年市场吞掉公司以10亿计的效益,另一方面却是环保投资实现从2012年1389万元到重组后年均亿元级的飞跃。一减一增,绿色之花悄然绽放。
投入1.67亿先后新建和改造6台烧结机脱硫项目,SO2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已达国家最新标准要求;投入6486万元完成烧结机头机尾除尘改造、炼钢转炉二次除尘改造、高炉矿槽除尘大修等26个除尘设施新建、改造项目,粉尘没了,天更蓝了。
投入近5000万元先后建成九江炼钢厂烟气水、净水站反冲洗水,新老区终端水处理,安钢生产区废水回用等项目,水循环利用率大大提高,水质更清了。
从被动满足外部监管要求向主动践行绿色发展方针,萍钢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不断“制造绿色”。公司逐层签订环保责任状,将环保列为干部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基层明确各个岗位的环保目标和责任;对排污、除尘、水质等实行全天候监控,投入近500余万元已建成50余套各类环保在线监测系统,环保管理实效大大增强。其中,萍安钢成为我省第一家对烧结机烟气旁路进行封堵的公司;九江钢铁自主研发了环保监测预警平台。
指标提升了,其中吨钢综合电耗从2012年的18位提升到2015年前叁季度排名前8位。公司自发电能力达12.15亿千瓦时/年,月节能量逾13463吨标煤,相比市场电价每月可为公司创效6500余万元。
厂区变美了,随着“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工程的全面实施,绿篱、柚子树、橘子树、竹子……十里钢城一派生机盎然;九江钢铁厂区绿化率已经超过20%。
环保的投入,让萍钢收获了一项项荣誉:顺利通过了国家第二批“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审核,荣获 “全国大气污染减排突出贡献公司”、“全国节能减排突出贡献公司”等称号。
开放:“既要眼睛向内,又要眼睛向外”
九江炼铁是九江钢铁2015年推进新一轮降本攻坚战的排头兵,2015年10月份成本较比7月份下降了146.1元/吨,叁个月即创效6200余万元。其进步原因何在?
重组以来,集团领导反复强调:既要眼睛向内,又要眼睛向外。回想以前,总弄不明白,为什么指标都很好,公司却亏损了?眼睛向外后,思路豁然开朗。
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既立足自身不断自我加压,又打破闭关自守,大胆走出去,善于引进来,萍钢在开放发展中开拓出巨大的管理效益。
生产单位走出去,加强与上下工序衔接,关注市场,学会算账。特别是炼铁走出了多年来一味强调眼睛向内的“怪圈”,其中萍安钢炼铁仅通过优化配矿,2013、2014年挖出效益3亿余元。
采购销售走出去,深入市场前沿,不断优化渠道,提高采购性价比,提高销售价格。2015年以来,两个子公司原燃料采购预计降本增效2.4亿余元;产物销售在钢铁商贸群体大幅退市的行情下,经销商数量较2014年增加了31家,预计创效1.3亿余元。
管理上走出去,公司不断深化与兄弟公司、与行业一流公司指标对标工作,在开放中整合资源,推动创新,促进发展。萍安钢铁建立了与兄弟公司方大特钢全方位的对标机制,2014年到方大特钢“取经”达322人次;仅设备材料2014年以来与方大特钢组织了35次联合招标,使公司2014年挖出了3.82亿元的效益。
“要与行业一流公司指标对标,全面提升公司的竞争力。”“要打造钢铁行业一流公司,要从比管理、比成本、比绿化、比生态工厂、比工人的幸福指数等方面去打造第一。”公司通过对标先进,不断查找差距,挖掘潜力。
开放的思路和格局,使对标挖潜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推进。2015年11月份,萍钢所属两个子公司均全面完成“吨材成本在7月份基础上再降200元”目标。
共享:“公司是大家的公司”
“虽然钢铁市场形势不好,但我们要做到‘叁个不准’,即不准减一个人,不准减工人一分钱工资,不准减少工人福利待遇,这是硬指标。”
“要待员工如亲人,公司是员工的家。”
2016年1月9日至10日,方大集团召开工作年会,在部署新一年工作时,集团领导反复强调这些要求。
2012年11月11日,在萍钢正式重组的第二天,公司即宣布给予员工“医疗费用资助、配发手机和补贴话费、免费工作餐”等叁项福利政策。2013年春节,在萍钢困难之际,3000元大红包再给员工带来的意外惊喜。
此后,虽然钢铁形势严峻,但员工福祉不断增加。2014年萍钢在岗员工(剔除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均年收入为57603元,同比增长22.5%;2015年1-11月再次实现16.1%的增长率。
员工“五险一金”参保水平稳年提升。重组以来公司缴费增长率超过江西省和地方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每年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超过2亿元,2015年达2.7亿元,较2012年增长45%。
惠民政策不断延伸。重组以来公司投入上亿元用于各项员工福利,其中医疗资助对象从对员工、员工配偶到员工子女、退休员工,真正实现了“一人在岗,家庭有保障,十年在企,终生受益”。
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员工艺术节、运动会,各类体育比赛、文艺汇演、联谊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亦为员工搭建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实现共同幸福,一个也不能落队。公司建立管理人员下基层走进班组、走进困难家庭常态机制。三年来通过开展“送温暖”、特困救助等活动共补助、救助2076人次,金额244.85万元。
实现共享共建。重视公司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员工声音”,重组以来凡涉及员工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均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为员工成长成材搭建平台。坚持“培训也是福利”的理念,三年间公司举办各类培训班达2624期,共有146602人次参加培训。
公司是员工的,也是政府的、社会的,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诚信纳税,2013年到2015年11月公司共计上交税金24.4亿元;推进预备役工作,积极参与地方抗洪抢险、应急救援,投入400余万元配置硬件,组成了近500人的预备役队伍;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叁年间公司社会捐赠667万元。
回顾重组三年,“共享”是萍钢改革发展最生动的“注脚”。人人享有、人人参与的共建共享发展方式,激发出每位员工的梦想实践。
(1月14日 新华网)